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淡水河主要支流有三,最大支流為大漢溪,發源自品田山及大壩尖山,北流至霞雲轉溪流入石門水庫,經石門至三峽納入三峽河進入臺北盆地,至江子翠與新店新匯合稱淡水河。淡水河本流自江子翠經臺北橋、關渡隘口納基隆河後向西流經淡水油車口附近注入臺灣海峽。早期治理規劃工作與淡水河之防洪計畫息息相關。民國53年時前臺灣省水利局提出「淡水河防洪治本計畫書」,其後,前經濟部水資會於民國62年完成「臺北地區防洪建議方案」,堤防設計採用200年洪水頻率為保護目標。

  • 民國前14年淡水河洪患,致使臨河邊的艋舺、大稻埕境內街衢備受浸水之苦。1899年,日本領臺四年後,即已在此區興建大稻埕堤防,在當時的河溝頭街(今鐵道部園區附近,忠孝西路2段至鄭州路間)用石塊堆疊,築818公尺長堤,1901年3月31日竣工,可視為臺灣現今最早河堤的前身。由於臺北老城區萬華緊鄰淡水河與新店溪,官方並在此興建不同造形的堤防,在今環河南路鄰近昔日河乃莊一帶(今桂林路底接環河南路一帶,艋舺三清宮與鄰近公園,全屬河乃莊舊址範圍),仍可窺見明治時期遺留的堤防遺址。
  • 民國2年至22年間淡水河右岸大稻埕堤防興建3592公尺防洪牆。
  • 民國61年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中央特成立專案小組,預定年底完成,至淡水河大稻埕及一部分雙園堤防,由於地層下陷,其高度已不足防護相當於葛樂禮颱風之洪水位。

62年趕辦大稻埕加高工程,分ABC三段辦理,計防洪牆314公尺,防洪版2946公尺,並以葛樂禮颱風洪水位1公尺為基準,加高1至1.8公尺。

  1. 大稻埕堤防-大稻埕堤防加高A段工程(治標計畫)
  2. 大稻埕堤防-大稻埕堤防加高B段工程(治標計畫)
  3. 大稻埕堤防-大稻埕堤防加高C段工程(治標計畫)

74年9月25日經(74)水42114號函同意核定大稻埕、大龍峒、渡頭等3項堤防加高改建工程堤線,並於民國75年4月30日府工養字第85822號公告。

  1. 大稻埕堤防部份堤段長1,969公尺,因受忠孝橋下輸水幹管及現有堤防內高架橋下河濱商場之影響,堤線自現有堤防向河道內移出3.6至25公尺,其餘堤段長4,774公尺,則依原堤線先拆後建之原則辦理,業經據以擬具設計方案陳奉行政院以74.6.5.台74經10367號函核定實施。現分別為土堤與防洪牆,將全部改築為RC擋水牆,平均加高約3.5公尺。
  2. 渡頭堤防加高改建工程:現分別為土堤與防洪牆,全長1,700公尺,將全部改築為RC擋水牆,平均加高約4.3公尺。
  3. 大稻埕堤防加高改建工程:現全部為防洪牆,全長3,443公尺,將重行改建,平均加高約3.2公尺。
  • 81.8.20府工二字第8106003號公告忠孝西路至貴陽街段舊有大稻埕堤防,已無防洪功能即日起予以廢除

/001/Upload/730/relpic/-1/730/7e262a36-6ecb-4a13-ac61-02bc22628e2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