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關渡」地名源自於凱達格蘭族語「Kantou」故早期漢字音譯時並無統一寫法,常見有「干答」、「干豆」、「墘竇」及「官渡」等;在清朝時期隸屬於芝蘭二堡轄下,並於乾隆年間續修《臺灣府誌》時,出現「關渡」一詞,日據時代隸屬七星郡且一度改稱為「江頭」,光復後隸於臺北縣北投鎮並恢復成「關渡」沿用至今,後改轄臺北市北投區。

本案工程重點為關渡碼頭及碼頭周邊設施,關渡碼頭位於關渡自然公園及關渡宮旁,為早年先民移居台灣北部起源地之一,為此開發甚早,後因河口泥沙淤積,水運才逐漸沒落;民國94年時為推動藍色公路休閒遊憩,本府養護工程處(現改制為水利工程)在此興建歐式風格的關渡棧橋碼頭,長寬各約100及5公尺,完工後經常舉辦各式活動,熱鬧非凡,至今每當假日或夜晚均可見遊客駐足關渡碼頭週邊散步休息,另有許多單車族群由八里經關渡大橋或淡水前來,沿途風光明媚可欣賞淡水河口的落日餘暉、大屯山與觀音山以及關渡珍貴的水鳥保護區等,是一處絕佳的賞景地點,也因為木棧橋使用頻繁,再加上太陽長期大量曝曬,鋪面現況已有多處損壞破裂,欄杆部分也因蛀蝕情形嚴重而產生安全疑慮,另外上游三座既有平臺部分,原是早期配合碼頭擴建做為船舶停放使用,但隨著時代變遷,已無停放需求,使得河道淤積,加上周圍廣場無動線可導引入平臺,而產生使用上的不便,本處為了優化目前使用環境,將重新整修關渡碼頭及周邊相關設施,成為本市超夯的賞景地點。
河畔風光

為了改善目前使用環境並活絡使用空間帶動人潮,本處已於109年7月重新整修關渡碼頭及周邊相關設施,將木棧道上已老舊破損之木造地坪及欄杆移除,新設地坪改採木紋鏝料工法,以仿木紋硬鋪面重現具歐式風格的碼頭棧橋,且解決了以往木質地坪容易破損、褪色及異音等缺點,而原地坪下方多年雜亂無章的管線也一併汰換後分置棧橋兩側,此項設計不但大幅增加後續維護管理的方便性,更因為油管與電管分置於左右兩側而提高了安全性,欄杆部分採直立式不銹鋼棒搭配實木扶手,取代全木質欄杆以提升視覺通透性,本處亦於棧橋上新設打卡點、造型座椅及造型管制門等,並將部分設施除鏽後重新上漆,搭配地區在地藝術元素,加強景色協調性與賞景功能,並解決了碼頭動線不順暢、空間閒置、灘地淤積、平台與人行步道有欄杆阻隔動線及假日攤販散亂等多項問題,將有助於活絡關渡碼頭區域,遊憩品質更上一層樓。


既有平臺部分移除了周邊部分欄杆後,打開了平臺與既有廣場的空間隔閡,同時將三座平臺整合,並在兩側進行擴建,前端亦以懸臂方式外推往河川中心延伸,加強視覺上的遼闊感,同時保留既有繫船柱,延續碼頭歷史意象,並加強平臺與周邊自行車道的連結性,且新設平臺採弧形階梯式設計,方便民眾休憩賞景使用,並規劃保有餐車進駐空間及街頭表演空間,以提供更多元的體驗方式,使遊憩活動機能更為豐富。


本案工程110年完工後,關渡碼頭周邊平臺和廣場空間連結,將成為一個嶄新的河岸休憩空間,未來攤車及在地藝術活動表演進駐後,讓大家在享受淡水河美景之餘,也能品嚐美食佳餚、欣賞演出,感受到關渡碼頭不一樣的浪漫體驗。



本工程目前已全部執行完成,完成項目計有觀景平台區擴建、打卡點及裝置藝術設置、碼頭聯絡橋更新、休閒座椅及躺椅設置、浮動碼頭除鏽及管制門更新等相關設施工程,本工程已於110年2月5日完工。

 

科室:河川管理科

聯絡人:張先生

電話:1999 (外縣市(02)27208889)#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