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目前以推動「海綿城市」相關策略工作來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的挑戰,而「海綿城市」政策的前身,則是早在民國90年代初期北市府就已著手推動的「總合治水對策」。這個對策的主要概念,是針對像臺北市這樣已高度開發的都會區,在已建設完成的防洪排水系統難以再大幅度擴充的情況下,積極的研擬推動一系列「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的各項工作,來提升都市的防洪能力。
而針對「總合治水對策」中的「中游減洪」方面,於易發生積淹水之集水區來設置調洪設施,以提升該集水區的防洪能力便成了重要的工作。
本調洪沉砂池位於內湖區康寧抽水站系統大湖集水區,因民國86年的溫妮颱風及90年的納莉颱風期間帶來超標降雨,導致下游雨水下水道排放容量無法及時宣洩,造成周遭居民生命財產受損。為改善內湖區大湖山莊街附近之山洪水患問題,乃規劃於大湖山莊街底北端大溝溪與地下箱涵銜接處,興建調洪沉砂池,以達滯延山區洪水及攔截泥砂之功能。本調洪沉砂池於90年3月開始工程規劃設計,至93年3月發包施工,整體工程於94年8月開工,97年4月完工,成為本市第一座兼具生態滯洪功能之調洪沉砂池。
(一) 工程內容
(二) 滯洪機制

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平面配置

滯洪機制示意圖-1

(一) 防洪生態兼顧
- 平時在槽式:維持大溝溪既有生態、親水功能。
- 防洪離槽式:當入流量大於溢流明渠最大排洪能力時,即側溢進入調洪池中開始蓄洪,無一般傳統式調洪池剛開始降雨即蓄水之缺點。
(二) 自動蓄水、退水機制(永續、環保)
- 本調洪池依大溝溪天然地勢,採用自動蓄水及退水機制,利用下游端之豎井水位控制舌閥出水,當水位升高至一定值時舌閥將關閉,調洪池則可開始蓄水;當豎井內水位低於調洪池內之水位時,舌閥開始開啟,即調洪池開始退水。
- 免除一般傳統調洪池於蓄水後需使用抽水機組排流之前積蓄之逕流水體,利於維管及節能減碳。
(三) 以生態工法修築的河道,具有滲水性和親水性。
(四) 河道以跌水工設計降低河床落差,減緩溪水流速,減低洪水能量,避免溪溝沖蝕,保護兩岸護岸基腳。

跌水工

2013年「2013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卓越獎」
2014年「全球卓越建設獎」-「銀獎」
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之空間規劃將自然景觀與防洪工程融為一體之佈置,為減緩對生態及景觀之衝擊,保留原大溝溪河道,營造人工濕地生態池等親水空間,使防洪工程融入自然景觀形成和諧之美,並可於平時提供市民一遊憩休閒去處,汛期時可有效降低洪峰流量,發揮防洪效能。除此之外,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連結多處登山步道,儼然成為適合全家大小「一日遊」的休憩旅遊帶。

園區周邊旅遊休憩熱點

大溝溪親水平台及步道
地址:臺北市內湖區大湖山莊街底
交通資訊:
公車-搭乘公車於「大湖公園站」下車,由大湖山莊街進入,經大湖國小後,便達目的地。
捷運公車轉乘資訊:大湖公園站
轉乘站牌名稱 | 公車資訊 |
---|---|
A.捷運大湖公園站出口1 | 【247-衡陽路】 【247直-衡陽路】 【247區-捷運圓山站】 【287-衡陽路】 【287區-捷運圓山站】 【287夜-衡陽路】 【267-天母】 【677-捷運圓山站】 【284-景美】 【683-後港里】 【620(光華巴士)-國立科教館】【620(大有巴士)-士林高商】【681-陽明山】 【630-東園】 【棕10-捷運大湖公園站】 【棕19-捷運大湖公園站】 【紅2-捷運圓山站】 【紅31-捷運民權西路站】 |
B.捷運大湖公園站出口2 | 【247-東湖】 【247區-東湖】 【247直-東湖】 【287-東湖】 【287區-東湖】 【287夜-東湖】 【267-捷運大湖公園站】 【630-東湖】 【681-東湖】 【284-汐止社后】 【617-新莊】 【620-中華科技大學】 【677-汐止社后】 【683-南港高工】 【紅2-汐止社后】 【棕10-南京復興路口】 【棕19-南港車站】 |
捷運-搭乘捷運「文湖線」於「大湖公園站」下車,走1號出口,由大湖山莊街進入,經大湖國小後,便達目的地。

科室 :雨水下水道工程科
聯絡人:李先生
電話 :02-28280035
傳真 :02-27203351
場地租借業務
科室 :雨水下水道管理科
聯絡人 :張小姐
電話 :1999(外縣市(02)27208889)#2641
傳真 :02-2720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