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地區降雨驟增、異常暴雨等極端氣候現象,讓人們意識到韌性城市、海綿城市等永續發展的規劃理念,除了防汛安全,人們對於「水」周邊環境之生態、遊憩、賞景之需求日增,臺灣都市河川治理有別以往的排洪及防洪設施的興建,開始將目標放在治理與營造,在此目標之下,建立一個以環境為尊的共享、共榮城市為台北市的發展重點。本案係延續全市轄河川溪溝總體環境營造規劃,為回應景美溪的大河願景「找回一條活的河川,恢復河川生命力」,以「河相復育」、「提升生態多樣性」以及「環境分區管理」共三大面向,作為景美溪流域整體短中長期環境營造策略主軸,擇「人文生態護育段」作為示範改善區,針對指南溪與景美溪匯流口溪段及周邊景觀進行整體改造。指南溪為景美溪支流,在生態面向,丘陵地帶沿溪尚保有珍貴次生林,具生態廊道潛力;在人文及生活面向,流經政治大學、北政國中及附近之文教區,有潛在親水使用需求。本計畫期盼能改善既有河相,復育溪流生態系,並結合周遭教育資源,營造人與生物都能共生共榮的水環境。

指南溪為景美溪最長支流,全長約6公里,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本次計畫河段始於濟賢橋上游,終於指南溪及景美溪匯流口,長約700公尺,可由恆光橋、渡賢橋及濟賢橋等進入此區。河段右岸為政治大學校區,左岸為政治大學後山,濟賢橋上游左岸為北政國中,渡賢橋下游右岸為道南河濱公園,串聯木柵河濱公園、景美河濱公園及其周邊設施。設計構想初步於沿線步道設置眺望觀景點,增加人們親近水的空間,另將沿岸水泥護坡改為砌石及植生護坡,以增加孔隙、營造生物棲地及降低視覺衝擊。並於景美溪及指南溪溪流交匯處,削除較高的灘地,試圖在溪流匯集處營造適合生物棲息的環境。

位置圖
 

​基地現況課題

如下圖1.混凝土三面光河道無法呼吸- 指南溪於渡賢橋以上皆為三面光河道,河床河岸無孔隙,河床質易被細料包埋,無法發展成真正的溪流棲地。
圖2.岸壁陡峭-親水困難河岸大部分陡峭且垂直,視覺及行動都難以親水。
圖3.混凝土護岸阻礙生物移動- 護岸的落差及溫、濕度的劇烈變化,對生物形成阻隔。

圖1.混凝土三面光河道無法呼吸​圖2.岸壁陡峭 圖3.
混凝土護岸阻礙生物移動
 

台灣河川營造過往的做法,是先使用混凝土堤岸確保防洪之單一目標後,再以表面綠美化的化妝手法,企圖改善生態與景觀。由於混凝土面層不具有生態發展所需的粗糙度及透水性,在此基礎上的綠美化並無法真正符合民眾對多樣生態系與豐富自然景觀的期待。本計畫之首要目標,即示範「防洪、生態、景觀:畢其功於一役」的設計手法,其主要策略如下。
1.順應河相-在了解溪流個性之後才著手設計,並應用河相學(fluvial geomorphology)的基本原則──動態平衡、均勻消能、工程量體最小化。視溪流為動態系統,不僅著眼洪水期間的能量與溢淹範圍,也注重平時的流況與棲地樣貌。

Art editor Img
2.導入近自然河川工法-運用木、石、纖維、原生植物等自然材料的組合,來發揮護岸、固床工等設施的保護效果,同時營造多樣的棲地。1980年代以來,歐美日各國已投入許多此類研究,並成為河川工法的常態,其中以德國、瑞士的近自然工法(naturnaher wasserbau)起源最早。
Art editor Img
3.誘發日常型親水-符合河相的多樣棲地環境,不僅可支持多種生物,亦可支持多樣的親水使用。日常型親水(spontaneous use)的概念有別於設施型親水,不需大量投資於涼亭、步道、欄杆等硬體設施,而是透過恢復河溪生命力,誘導民眾自然親近使用,並透過日常使用降低維管的需求。
Art editor Img

1.景美溪指南溪匯流口-本計畫預計在指南溪與景美溪匯流口附近削高灘,預計削去指南溪河道右岸,棒球場外側部分草地。本計畫擬使用二維水理模擬尋求最佳削灘方案,除滿足防洪需求,亦確保棒球場及河濱自行車道的使用在多數時間可持續維持,並營造成濱水帶及河畔林,促進水陸域間的生態連結。原右岸混凝土面層打除後的殘塊,可回收作為邊坡砌石或鋪面,削灘所得之粗料可投回深槽,作為填高河床的料源,表土細料也可回收供河畔林復育之用。配合原匯流口人行橋移設,削灘範圍應避開橋台。設計後將增加河道內容治洪空間、重建濱水帶與河畔林、營造親水空間。下圖為設計前參照圖

  • Art editor Img
  • Art editor Img

2.渡賢橋下游-本段兩岸坡度皆小於1:1,右岸流路與河堤之間尚有空間,可重新整地,植樹及緩坡化。左岸步道降低高度,寬度維持目前的2.5~3m。混凝土面層打除後,基腳以混凝土塊或砌石保護,其上坡面以麻網、捆枝等材料製成柵工,並運用自然植生發展成能抵抗一定水流剪力的結構體。步道與河岸間可栽植灌木作為緩衝。步道比現有高程下降,原有喬木植栽旁可設置矮牆,維護樹木根部並提供休憩座椅。兩岸原有混凝土階梯垂直於水流方向,坡度較陡,部分下方有淘空現象,不易使用。可移除後,在橋附近新設平行於水流方向的砌石階梯,且階梯開口方向朝下游,可避免受水流沖擊。以上說明為設計前的參照圖

  • 設計前
  •  設計後

3.濟賢橋至渡賢橋-本段目前右岸為1:1堤防,左岸為寬約5m,距河床高度4.5m之步道。左岸步道寬度可縮減至一半(2.5m),並下降至Q2水位高度,形成1:2之緩坡。混凝土面層打除後,基腳以混凝土塊或砌石保護,其上坡面以麻網、捆枝等材料製成柵工,並運用自然植生發展成能抵抗一定水流剪力的結構體。步道與河岸間可栽植灌木作為緩衝。
本段河岸雖呈直線,但可利用地形緩和處,讓步道局部退縮,製造一點點蜿蜒變化。河床混凝土鋪面打碎後原地保留,回填卵礫石約1m高,並以40~70m間距設置塊石石組,形成瀨區。設平行於水流方向的砌石階梯,且階梯開口方向朝下游,可避免受水流沖擊。如下圖為設計前的圖示

  • Art editor Img
  • Art editor Img

4.濟賢橋至渡賢橋-本段左岸為北政國中,河道局部展寬,使水深過淺,無法形成低水流路。若左岸隨河道之展寬逐漸緩坡化,有機會在橋旁營造1:2以下的緩坡,讓北政國中師生更容易利用指南溪作為環境教育的據點。緩坡河岸高處可植樹,彎道基腳處以回收混凝土塊或少量拋石保護。透過分析設計前的參考圖如下圖

Art editor Img

5.上游端連接-計畫段河床抬高,需使用一矮堰構造與上游段的三面光河道銜接。本計畫擬以乾砌石(或混凝土塊回收)之緩坡矮堰抬高水位。堰設置在河道漸寬處,將水位抬高0.5~1m。長遠來看,若上游無法充分供應河床質,計畫河段內卵礫石仍有流失風險。故後續應思考上游防砂設施改善。可參照下圖分析左圖為設計前、右圖為設計後

  • Art editor Img
  • Art editor Img

本計畫期盼能以近自然工法實踐於指南溪河段,順應並復育河相,提升溪流生態多樣性,期盼重塑人、水、生活的連結,創造與自然共存的宜居城市。
Art editor Img

科室:河川工程科

聯絡人:林小姐

電話:02-27208889/1999轉2659

傳真:02-2720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