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極端氣候影響,每年出現超過雨量100mm/每小時的突發性強降雨已經變成一種無法否認的威脅,這種突發性的強降雨不但超過臺北市78.8mm/每小時的雨水下水道設計容量,更由於突發的特性,常常難以準確預報,造成下水道系統排水不及,而容易引發暫時的積水,造成民眾財產的損失,因此要打造永續的城市,臺北市必須成為不怕水淹的韌性城市,而這必須同時靠政府與民眾一起努力做好水災防護才能成功。
為方便民眾了解雨量站、抽水站、雨水下水道等防洪設施即時訊息,下大雨時民眾可由臺北市防災資訊網之地圖化介面查詢雨量、河川水位、下水道水位、抽水站運轉狀態等各項即時資訊,另外使用手機的民眾也可以安裝臺北市行動防災App隨時接收最新防災資訊,或透過訂閱LINE或手機簡訊訂閱臺北市水情訊息。

為方便民眾了解雨量站、抽水站、雨水下水道等防洪設施即時訊息,下大雨時民眾可由臺北市防災資訊網之地圖化介面查詢雨量、河川水位、下水道水位、抽水站運轉狀態等各項即時資訊,另外使用手機的民眾也可以安裝臺北市行動防災App隨時接收最新防災資訊,或透過訂閱LINE或手機簡訊訂閱臺北市水情訊息。

另自民國108年起臺北市推動水災自主防災社區計畫,逐步教導易淹水社區居民於災害發生之黃金時間緊急應變,工作包含:
1.建立水災社區防救災應變組織,包含人力編組之任務分工與運作機制區。
2.實施社區水災防汛搶險實兵演練,參考社區周邊自然環境及災害特性與需求,藉由水災情境模擬及演練,於災前作好萬全準備。
3.提供水災專業防救災知識及社區防救災、救護訓練等課程。
藉以提升居民在搶救災黃金時段的自主防災應變能力,以學習第一時間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
1.建立水災社區防救災應變組織,包含人力編組之任務分工與運作機制區。
2.實施社區水災防汛搶險實兵演練,參考社區周邊自然環境及災害特性與需求,藉由水災情境模擬及演練,於災前作好萬全準備。
3.提供水災專業防救災知識及社區防救災、救護訓練等課程。
藉以提升居民在搶救災黃金時段的自主防災應變能力,以學習第一時間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

科室:河川工程科
聯絡人:洪先生
電話:1999(外縣市(02)27208889)#8179
傳真:(02)27201164
聯絡人:洪先生
電話:1999(外縣市(02)27208889)#8179
傳真:(02)2720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