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曾是溪流與水圳遍布的盆地,靠著水運商業及農業灌溉之便,逐漸形成聚落而蓬勃發展;然,隨著都市發展、農業消失,這些隨處可見的水體亦面臨加蓋或填平成馬路建地的命運。依據1985年12月17日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舉行的「北投區耆老座談會上」潘塗生所言,往昔北投陸上交通並不方便,大部分是靠水上交通,由淡水河入基隆河,再通到北投磺港溪,磺港溪另有一支流通到現立農里唭哩岸,而使唭哩岸地區得以發展,顯示水運與聚落發展關係密切。而日治時期漢人與日人則以磺港溪為界,日人居住於磺港後,稱新北投,而漢人和平埔族則居於舊北投。公路、鐵路的興築除帶動人潮及商品往來,使陸上交通運輸更為活絡,逐漸的水運的重要性也漸漸衰退。
流經北投市區的磺港溪,與北投地區的聚落發展、居民生活密切相關,本計畫透過磺港溪的再造,整合相關介面、優化藍綠基盤,並以低衝擊開發手法,讓北投地區的母親之河,可以重新找回自然與過去生活緊密連結的環境價值。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降雨形態的改變、極端天候與溫度上升是當前全球人類所面臨的共同課題。基於當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極端強降雨深刻後果,在北投區的都市發展及磺港溪再造應思考透過開放空間留設,保持土地使用的彈性並增加多元活動的可能;強化河川保水與調洪、滯洪防洪能力,調節舒緩水患壓力等手法,降低脆弱度並提升都市回復能力,打造抗災防洪的「韌性城市」。在開發與環境保育中取得平衡的「永續發展」理念,都市成長的同時應優先注重水綠基盤的建設。透過磺港溪串聯周邊山系與關渡平原,自環境塑造的同時,重新檢視整體環境所存在的水綠潛力與課題,尊重自然環境之特性與老北投的人文歷史紋理,依照空間屬性以點線面層級營造不同特色空間與機能,並融合當前生態、低碳、永續、防災等思維,打造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北投生態圈,及以節能、減廢、循環、健康、安全為出發的宜居生活。
整體目標:
(一)透過磺港溪再造可行性評估,因應磺港溪各段的狀況,回應氣候變遷議題為提 升防洪、滯洪能力提擬更適切的方案。
(二)水環境沿線的空間介面整合,以舊北投文化紋理為出發,打造宜人的開放活動場域。
(三)透低衝擊開發規劃手段的引入,完善磺港溪沿線生態景觀系統 。
(一)A段(磺港橋至光明路):範圍包含既有加蓋段箱涵與長安公園,為北投地區重要的通學勤廊道與休憩場域。整體工程改善面積約0.9公頃(如圖4),藉由重新盤點、檢視、改善已不符使用需求之設施與空間,重塑磺港溪流域之育仁路周邊1970年代至今之重要生活、大小朋友的休閒遊戲軸帶,打造全齡休憩亮點環境,同時作為「磺港溪整體再造計畫」推動落實之首部曲,亦為延續溪流水文化、微氣候調節及生活美學提升之重要示範性。此外,為呼應與喚起北投母親之河的記憶,本段初步規劃以河川溪流旁常見的樹種、草花栽植,並透過地表水的匯流、儲集、水波紋,作為全段的設計基礎。由於薇閣小學至光明路段周邊以住宅區與學校為主,在空間屬性上,為居民日常生活休閒與孩童通學為主,故以通學遊戲巷的概念為本段的主軸。
(1)設計構想(如圖5及圖6)及成果:
(A)長安公園榕樹森林(如圖7):大榕樹群的林蔭下,是在地居民休憩、乘涼、體健活動的交誼場域。保留公園既有喬木、梳理動線留設廣場,延續美好綠蔭生活。
(B)磺港溪水的記憶(如圖8):以傳遞水的故事樂園為發想,創造舒適全齡化活力廊帶為宗旨,藉由廣場與水元素(水波/跳石/漣漪)意象營造。
(C)堤坡上的遊戲場(如圖9):磺港溪既有土堤是長安公園特色之一,以地景式手法,結合堤坡地形,營造可盡情奔跑、跳躍的兒童遊戲場。
(D)通學遊戲巷(如圖10):公園鄰近校區與住宅區,為居民日常生活與孩童通學路徑,以遊戲巷概念為主軸,讓上下學的路徑充滿期待與歡樂。
圖4-磺港溪A段整治範圍
圖5-磺港溪A段設計構想(1)
圖6-磺港溪A段設計構想(2)
圖7-長安公園設計前後比照圖
圖8-廣場與水元素結合比照圖
圖9-堤坡上的遊戲場施作前後比照圖
圖10-通學遊戲巷施作前後比照圖
(二)B段(光明路至延壽橋):本段範圍自光明路至磺港公園旁延壽橋,位處於北投、新北投捷運站、市場與北投核心生活圈,是北投地區政經、生活的核心。本段尚未施作,須俟北投市場整修完成後,另案辦理評估及規劃。
圖11-磺港溪北投市場前加蓋做為停車場
(三)C段(延壽橋至西安橋):本段範圍自延壽橋至西安橋。磺港溪段東側為奇岩新社區,周邊包括軍艦岩、丹鳳山、唭哩岸山郊山體系,以及八仙圳、中崙仔溝、崇仰公園及清江國小濕地,具有非常好的生態廊道基質。計畫將磺港溪與沿線的奇岩1號和奇岩2號等公園結合為生態親水公園廊道,發揮互補的功能,創造出更大的公園綠地與親水環境供民眾休憩,同時增加滯洪空間提升防洪保護能力。
(1)設計構想(如圖12)及成果:
本計畫結合市府都發局辦理之「建立臺北市生態廊道-唭哩岸與奇岩地區生態調查、規劃設計及廊道周邊用地都市設計管制研擬」計畫,充分結合生態調查以及規劃設計準則建議,以落實計畫整合之效。延續公民參與成果,本段以恢復磺港溪自然河道並與公園結合為前提,以人本友善的居住空間出發,提升公共場域使用度,營造自然綠意河廊生活空間,透過調整既有道路斷面、擴大與優化中崙仔溝及既有生態滯洪池、營造生物棲地為主」。
(詳細內容:https://heo.gov.taipei/cp.aspx?n=A36CE6BB411D9866)
圖12-磺港溪C段設計構想(1)
圖13-磺港溪C段設計構想(2)
(三)DE段(奇岩抽水站至基隆河匯流口段 ):奇岩抽水站至朝籟橋河段,在低衝擊開發形式原則,及考量腹地有限前提下,初步規劃利用既有護岸採植筋加高方式處理,以達防洪標準;臨水側則可栽植攀爬性植物,提升綠美化空間。朝籟橋至基隆河匯流口段,因保全對象較不明顯,則以透水性鋪面、植物草溝及自然排水系統等低衝擊開發形式,達到防洪兼生態景觀為目標。
(詳細內容:https://heo.gov.taipei/cp.aspx?n=279A00942F30F777)
時間 | 紀要名稱 |
---|---|
108年3月22日 | 「磺港溪再造可行性評估計畫啟動」 |
108年4 ~ 5月 | 在地領袖、公民團體拜訪與意見蒐集 |
108年5月9日 | 專家顧問諮詢會議 |
108年5月21、5月28日 | 地方說明會共兩場次 |
108年5月29日 | 辦理加蓋段(A段)工作坊 |
108年6月12日 | 辦理中游段(C段)工作坊 |
108年6月13日 | 辦理下游段(DE段)工作坊 |
108年8月12日 | 專家學者座談會 |
108年8月17日 | 整合收斂工作坊 |
108年12月21日 | 可行性評估成果發表會 |
109年6月18日至109年7月17日 | C段(延壽橋至西安橋)都市計畫公開展覽 |
109年7月7日 | C段(延壽橋至西安橋)都市計畫公展說明會 |
109年7月30日 | 本案書面驗收合格(結案) |
時間 | 紀要名稱 |
---|---|
108年6月13日、6月30日 | 磺港溪系列工作坊開始報名 |
108年6月30日 | 磺港溪河岸生態踏查。荒野24年會-台北小旅行》河岸行腳 – 人與河流的關係系列活動,歡迎報名參加 |
109年7月30日 | 本案書面驗收合格(結案) |
- 日期:108年5月21日
- 地點:
北投區區民活動中心6樓第三教室
- 日期:108年5月28日
- 地點:
北投區區民活動中心6樓第三教室
- 日期:108年5月29日
- 地點:
文化區民活動中心
- 日期:108年6月12日
- 地點:
逸仙國小視聽教室(二)
- 日期:108年6月13日
- 地點:
逸仙國小視聽教室(二)
- 日期:108年8月12日
- 地點:
本市市政大樓8樓東南區803會議室
- 日期:108年8月17日
- 地點:
北投區區民活動中心6樓會場
- 日期:108年12月21日
- 地點:
凱達格蘭文化館4樓多功能會議室(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3-1號4樓)
科室:河川工程科
聯絡人:林小姐
電話:1999(外縣市(02)27208889)#8181
傳真:(02)2720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