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湖公園沉砂池新建工程

壹、緣起:
為利大湖公園爾後清疏作業,故興辦本沉砂池工程,以集中沉泥,期以在興建完成後,可利用每年非汛期辦理清疏,並能於汛期發揮滯洪功能確保安全,亦能降低對環境生態之影響;另配合公園處辦理大湖公園整體改造「大湖公園環境改造工程」辦理人工浮島設置,以打造濕地生態環境。
貳、規劃原則:
大湖為內湖地區大湖排水系統中游段之貯水埤池,其上游集流大溝溪與米粉坑溪兩條天然溪流匯集至大湖山莊排水幹線,沿成功路排、流入大湖之北岸,且於大湖山莊附近所設之調洪沉砂池已先將該大溝溪之洪水逕流泥砂予以截攔在沉砂池內。
規劃於大湖北岸沉砂池,即位於大湖公園管理中心東側與成功路五段之湖畔附近,為成功路2-□4.80m×3.00m及2-□2.00m×1.90m雙孔排水箱涵之出水口水域一帶,設立沉砂池,以便就近攔截排水幹線之逕流泥砂,兼可運用附近湖岸道路之方便性以便在適當時機供檢視及清理淤砂。
參、工程內容及辦理情形:
本工程總工程費約為3,500萬元,工程內容為新設沉砂池1座、環湖步道50m復舊、人工浮島3座,於99年12月1日開工,100年10月31日完工。
肆、預期效益:
一、可就近攔截排水幹線之逕流泥砂,防止泥砂流入大湖及下游雨水下水道,兼可運用湖岸道路之方便性,以利於適當時機提供檢視及清理淤砂,維持大湖滯洪功能並提高下游區域之防洪保護標準。
二、俟沉砂池完成後,訂定每年清理2次積砂計畫,防汛期間若遇山區土砂輸入湖區異常時,可增加沉砂池清疏淤積量次數,俾維持沉砂池應有之正常蓄砂功能。
三、維持大湖公園位及其周邊環境地貌功能,降低對環境生態之影響,打造濕地生態環境。